第七章 人生百味,处处辛酸_人生之江湖
笔趣阁 > 人生之江湖 > 第七章 人生百味,处处辛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章 人生百味,处处辛酸

  第二天,二人回到了龙形镇,杨柳要去镇农机站看她父亲,陈林与她就此告别后,径直回乡村帮他母亲忙农活去了。农村已经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彻底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当年秋收,粮食单产量就翻了一番,农民再也不用挨饿了。

  陈林的俩个哥哥前几年成家后,就分开单过了,大姐嫁到邻村,不久随丈夫到深圳打工去了,家中就只有小姐姐莹莹和母亲种着几亩水浇地,农忙时,缺少男劳力,二个哥哥就来帮忙。这天陈林刚与母亲从地里干活回家,来了一位中年妇女,说要找他问点事;经母亲介绍才知道,这是邻村的一位远房亲戚,应该叫她李婶婶。

  女人个子不高,很瘦弱,感觉很久没吃饱饭,风一吹就会倒下。她有点胆怯,在门前站着,没有去坐莹莹端过来的板凳,她怕自己穿着补丁衣裤上那粘满的尘土给板凳弄脏了。李婶犹豫了好一会,才小心翼翼对陈林说:“大侄子,我想打听一件事,你是文化人,懂得多。”“婶婶,您说吧,有什么事?”“我男人当兵时,在部队负了伤,他有残疾证,听说有补助金,但好几年了也没得到,不知道找谁问去。”按国家民政部相关政策,陈林认为李婶爱人如果在部队是因公负伤,转业回乡后,当地民政部门应该给予特殊照顾,如果不安置工作,那也应当发放补助。“李婶,我帮您写一份申诉书,去找民政部门问问。”

  陈林仔细看了李婶带来的军人残疾证,写了一份情况说明;他感觉这比上学时写作文还艰难,因为有一种无法言语的东西,在心窝堵塞着。也许是当地**给遗漏了?也许是有人将这笔资金给私下贪污了?他只是心里猜测,不能说出来。

  临走时,他再次告诉李婶,先去龙形镇民政所打听一下,如果没有结果再到县民政局问问。然后他又将怎么去,到县城坐几路公交车,详细写在一张纸上交给她。李婶千恩万谢后,揣着全家人的希望走了。母亲李秀芬望着他李婶离去的背影,唉声叹气道:“你李婶苦呀,孩子连上学的钱都没有,上学期就缀学了。”想起当年自己丈夫死了,也是经历许多周折,结果不了了之,她不知道是哪里出的问题,她不再想,也没精力去想,感觉这些事已经离自己很远很远了。

  晚饭时,小姐姐莹莹向妈妈提出,想跟着邻居刘寡妇去南方打工,李秀芬没同意。因为她还在为当年富贵对刘寡妇流口水的事,而耿耿于怀;她更不能接受的事情,认为刘寡妇风流,如果孩子跟着她,迟早会将女儿带坏。也怪刘寡妇命苦,不到30岁自己男人出车祸死了,年纪轻轻守寡,真难为她了;虽然左邻右居也有不少人给她介绍,但不是高不行就是低不就,直到现在女儿妞妞都长大了,还是母女相依为命。

  刘寡妇虽然四十多岁了,但她保养得好,体态丰满湿润,看上去像三十多岁的小少妇。她心态好,成天乐呵呵的,爱说爱笑,农闲时喜欢唱唱二人传,村里一帮男人总喜欢跟着她屁股后面转悠,所以农忙时,其他家都愁缺劳力,但刘寡妇家地里总不缺劳力,庄稼总是村里最先一个收割回来。李文学就是刘寡妇的铁杆粉丝之一,以前他当村长时,还有点装装领导的尊严和面子,不当村长后,他反而落得一身轻,成天没事就往刘寡妇家里钻,有几次被自己媳妇堵在刘寡妇院内又哭又骂,害得村长李栓柱又是拉又是劝,真没少操心。

  过了十几天,母亲告诉他,李婶老公的伤残补偿有消息了。原来国家对伤残军人是有政策的,人武部有安置指标,被县民政局张副局长的小舅子给占用了。现在见有人找上门来,县民政局领导只好息事宁人,答应给李婶家一笔安置补偿费,李婶开始有点不同意,但经不住大家的劝说,也就勉强答应了。她们夫妻都没多少文化,乡下人没什么见识,不懂得什么法律法规,心想胳膊拗不过大腿,也只好忍气吞声过去了。

  人们都知道人生不容易,虽然生活很艰辛,有无奈,但生活还得继续进行下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1seo.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p1seo.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