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运行_汉之熵
笔趣阁 > 汉之熵 > 0421:运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0421:运行

  抱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思维和态度,三人揣测了半天,实在是看不透李流能怎么把自己给玩弄于股掌之上,索性也就不做他念,表示对这种安排毫无异议之后,便开始恬不知耻的瓜分起其余几个名额来。

  吏部的任免司,诸葛靓毫不客气的留给了诸葛恢,没错,就是他的小儿子,长子诸葛颐已经外放培养成地方大员接班人的节奏,小儿子当然要迅速扶持起来,就当练手了,也不指着他能创造什么奇迹,能帮衬一下兄长就行(结果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虞昺这方面不遑多让,指认虞潭为财政司司长——虽然说尚武的虞潭对这项业务一无所知,更热衷于打打杀杀,但是,谁让他是自己的侄子呢?五哥虞忠已经去世了,自己又没有儿子,下一代也只有虞潭这个独苗了,不好好培养怎么办?想到这里,虞昺不由得叹了口气,自己的老爸虞翻那么能生,折腾出来十一个儿子,怎么下一代就如此凋零了呢?

  鲁淑没有那么明目张胆,张闿出任了考选司司长,张庭出任军械司司长——没办法,自己也是人丁不旺,就鲁睦这么一个儿子,还要外放出去,不过这张闿和张庭也不是什么外人,一直是自己抚养长大的,张闿是张昭的曾孙,张承张休那一代人被灭的太惨了,这张闿能活下来就不易了;张庭是张昭弟弟的曾孙,人家爷爷张奋,二十岁时因善于制作攻城车而闻名江东,后来领军作战也表现不错,这张庭……应该继承了这方面的技能吧?

  葛悌把军用司这一票投给了丁潭,没错,礼部部长丁弥的儿子,算是一种利益交换,可以让丁弥少一些“举贤不避亲”的尴尬,而且,明显军用司要比什么狗屁的礼乐司响亮一些,有油水一些吧(自欺欺人罢了,而且他也不可能看出来军用司的玄机所在),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儿子葛洪未来的出仕打下一个基础:谁让自己的孩子太小,才三岁呢。

  儿子有了着落,丁弥自然可以表现的淡定许多,礼乐司这种无足轻重的岗位,就交给了原时空和本时空被孙皓双杀的好朋友,楼玄的儿子楼据,也能博得个好名声了。

  刘篡很是大公无私,从自己的好基友岑伯然的六个儿子(岑宠、岑昏、岑安、岑颂、岑广、岑翣)里面选出了两个最(关)有(系)前(最)途(好)的,岑宠和岑安,分别出任了律令司司长和刑法司司长——他知道,自己的那几个儿子最不成器,而且,自己连着娶了几个孙权的女儿,这背景实在是有点扎手,还是低调点吧,体制外捞钱平安过渡才是正道。

  ……

  经过一天的磋商后,内阁六部十二司的人选最终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敲定下来,总体来说,大家都是比较满意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不光自己这一代,下一代也安排的明明白白,至少,比孙皓那个笨蛋有条理有人性多了啊,最开心的就是……宗室靠边站了,苦熬奋斗了这么多年,世家的理想终于在王迪的操控下实现了呢。

  随着中央各个部门紧张有序的磨合运转起来,地方也开始在新体制、新领导到位后开始了试运行。

  庐江建设兵团屯垦区长官,摄政王孙苗之弟孙谐,统兵3000赴任履职,左膀右臂就是先前在丁温手下历练出来的陆机与陆云,二人手中掌握的是精简之后存留下来的20000人马,换句话说,只有3000兵的孙谐,是被架空的;

  吴郡郡守,鲁淑之子鲁睦,统兵8000赴任履职,未来一段时间内,这里将是鲁家的地盘;

  丹阳郡郡守,诸葛靓之子诸葛颐,统兵6000赴任履职,诸葛家族开始“崛起”了;

  阳都郡郡守,摄政王孙苗之弟孙震,统兵500赴任履职;

  新春郡郡守,摄政王孙苗之弟孙旅,统兵500赴任履职,考虑到未来的迁都计划,可见是一个可怜的傀儡人物;

  临安郡郡守,摄政王孙苗之弟孙述,统兵500赴任履职;

  豫章特区郡守,摄政王孙苗之弟孙歆,统兵500赴任履职,鉴于特区即将被荆州全方位渗透的命运,这又是一个木偶罢了。

  底特律郡郡守,年仅五岁的孙皓少子孙献,遥领履职,在其成年之前,将由中央内阁总理李流代为直管,具体事务由礼部负责(理由是在经济恢复初期,礼部的业务比较轻松一些,有精力分担领导重任);

  当初刚刚拿到李流的这份名单时,乍一看,诸位内阁成员都大吃一惊,以为不动声色的孙苗成了最大赢家,仔细一看,又松了口气:阳都郡、新春郡、临安郡,还有那个什么豫章特区以及空无人烟的庐江屯垦区,不是经济残破,千里无人烟,就是明摆着的傀儡被人架空,再不就是远离中央毫无发展前景——至于那个什么奇葩的底特律郡,估计就是流放孙皓后人的吧。

  如此一看,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安排,已经昭示世家,是最大赢家了。

  郡下面的各个县没有变动,最基层的乡村倒是重组了,可考虑到眼下的混乱和低迷,也许这种重组是有利于迅速凝聚人力,恢复元气的呢?再者说,别的地方不管,这吴郡和丹阳郡还能跳出我们世家的手心不成?只要缓过这口气来,世家必定会再度崛起,有了地方的支持和遥相呼应,内阁这几位腰杆也硬了许多,到时候也就不怕被司长架空那种小概率事件发生了。

  想象着未来的美妙前景,诸葛靓、鲁淑和虞昺这几位,睡觉时都会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理论架构没问题,就看具体的运转磨合了。

  第一步,很是顺利。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眼下的新内阁,缺人,更缺什么?当然是钱了。

  税务司司长王著很轻松的把这件事摆平了:以个人手腕和情面,从荆州钱庄搞到了一亿低息贷款,用于中央政府眼下的辗转腾挪(地方政府还是先自己想办法)还款年限也很通情达理,十年。而且,钱庄的负责人已经表示,这只是第一期款项,视情况后期变化,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输血项目也会陆续跟进。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内阁的大佬们选择了沉默。

  李流等荆州派当然不会觉得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很正常,没必要发表言论。

  扬州派则明白,王著这厮大家又不是不熟悉,很古板很不会变通的一个人,这样的家伙能轻松的从荆州钱庄轻松的搞到这么大一笔资金,必然是钱庄背后真正的主人,王迪默认的,换别人坐在税务司司长的位置上,哪怕是户部部长亲自出马也不会有这样的面子,更别说要贷款这活儿应该是财政司司长虞潭去做。

  这也意味着,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户部,摆脱不了被王迪操控的命运了。

  但是,那又能怎样呢?总得解决财政危机不是?被摆弄就被摆弄吧……真香。

  有了这笔钱,遣散军人,抚恤灾民、战后部分核心地区重建,算是有了着落,不至于引发民变,而且,领导干部以及办事人员的薪水也有了眉目,六部,不至于成了空架子。

  财神爷可不能得罪啊,地方政府的问题还没解决呢,现在给你看到了一线曙光不是?

  所以,还是比较单纯和粗线条的技术官僚王著,发现自己在户部,或者说在建业都很受欢迎,尤其是虞家和鲁家,不约而同的暗示询问了他的婚配问题(这个大直男前段时间沉迷于科研领域,把下半身问题给忽视,或者说无视了),只不过后知后觉的他并没有深究这里面的原因所在,也对此没有什么兴趣,当初接这个职务的时候其实是很不情愿的,但王蕃转达了王迪的意思,现在缺人,先顶着,等接班人培养起来后再撂挑子,做得好的话,中央的研究院的架子搭起来,王蕃就回去了,到时候荆州研究院这一摊就是你的。

  提到搞研究院这个话题,王著可就不困了,对吃现成的接盘荆州研究院也没什么抵触心理,因为那意味着他就不用被乱七八糟的事务耽误了,再说,兄长永远是兄长,当然要比自己高一点了。

  到账的巨额资金犹如润滑剂一般让草创的新内阁和六部开了个好头,运转流畅。

  只是,,没高兴几天,就有人添堵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1seo.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p1seo.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