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 五十二章(下)_乡村教师马大丽
笔趣阁 > 乡村教师马大丽 > 第 104 章 五十二章(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04 章 五十二章(下)

  东北农村中小学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假期扒炕抹墙假。

  学生们理解的意思是我给你们放假了,你们回家帮着扒炕抹墙或者干点儿别的零活吧。

  老师们理解的意思是,熊孩子们滚回家了,我放假了,总算可以干点儿活了。

  因为今年大丽要生产,朱家的“工程”隔外浩大,朱逸群把炕扒了不说,窗户重新打了一遍腻子。

  又学着城里人的样子在墙的里侧加了一套窗户套子,做成二层的窗户,这样不用年年糊塑料布了不说,保暖性更强屋门外面也加了一层套门,避免冷风直接灌进屋子。

  趁着行情好,把家里的猪卖了二十头,剩下的留到阳历年前后卖。

  收拾得差不多了,又找来了打井队,在自己家院子的西侧打了一口井,井上面装上了手压井。

  因为将来自己家有孩子有鸡鸭鹅狗,朱逸群把井台用砖头和水泥封得死死的垒出了一个三十厘米高的台子,用来放手压井。

  出水那天全村的人都来看稀奇,打井队长把水压了出来,众人瞧着白花花的水觉得稀奇极了。

  这东西过去只在城里见过,村上可没有过……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冬天的严寒。

  也不知道这水味道啥样。

  有好信儿的走过去拿手接了一捧水,喝完就吐出来了……“呸!苦水。”

  井水就是这么奇怪,两家住邻居,都有可能一家的井水甜美甘洌,另一家的井水苦得难以下咽。

  “大林子,你这井打废了。”

  “没事儿,人不能喝不是还有猪呢吗?刷圈舍也得用水。”

  朱逸群家的猪现在也算是村里的传奇了,一家子养了好几十头猪,天天早晚清理猪圈,拿出去沤肥,不光自己家够用,亲戚朋友家都够使。

  这回又在全村人的眼皮子底下卖出去二十头猪,听说生猪的行情又看涨,活猪一斤也有一块钱了,二十头猪每一头都又肥又大的,就按一头猪三百斤算,朱逸群也发了大财,再说还有没出栏的呢?

  这回还在自己家里打了井,听那个意思是专门给猪用的“猪能用多少水啊。”

  “婶儿,你不知道,猪就是伺候得越干净越好,省得生病不说吧,还长得好。”

  因为打出来的是苦水井,村里人议论了一会儿,看了会儿稀奇也就散了,也就是邻居朱五婶儿和另一家邻居马四爷家有时候会在家里有人的时候过来挑水浇园子。

  “你说,是不是你让打井队故意打出苦水的?”大丽事后审问朱逸群。

  “咱们这个地方,打井低于十米全都是苦水,超过十米才有可能是甜水,我就打了八米的井出甜水才怪呢。”这是当初自来水公司的人来打井的时候,朱逸群用几盒烟套出来的,自来水公司已经来测过了,这个地方的地下水因为地质原因,浅层水微苦,保证口感至少十米以下,保证安全得二十米,村里的自来水井就是二十五米的深井水。

  说实话自来水的水质是极好的,问题是性价比太低了不说,前期投入也太大了。

  现在村里青壮多,钱少,绝大部分人家真是宁愿挑水也不愿意用方便的自来水,就算是用了,不能保证冬季供水安全一切都是零。

  朱逸群把水拎到缸里静置了多半天,这才把水烧开了拌猪食,猪没啥感觉正常吃食。

  这就解决了大半的问题,至于小菜园子用得那点水真不算啥事儿。

  他到城里买了两个超大的水缸,将来就用这两个缸静置给猪吃喝用的水。

  除此之外,他又学着岳父家,把屋里铺了一层的砖,房顶的草重新铺了一下。

  做完了之些,他开始研究起了拖拉机。

  别的不说他经常进城进饲料,干活啥的,总用马宏生的车也不是很方便。

  提起这事儿,马宏生倒不怎么赞成他买,“你平时还是进城给人上灶的时候多,拖拉机太大太不方便,三轮车完全够使,至于拉饲料啥的我都不嫌麻烦你嫌啥?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啊,帮我介绍点儿冬天能干的活,砖厂眼看就要没活了。”

  “行。”

  朱逸群总进城上灶认识的人多,信息也比别人来得快,没几天就帮马宏生找着了一个“大”活,“拉煤。”

  现在城里的单位啥的都已经开始烧锅炉了,老百姓家里也是普遍烧煤。

  现在煤的来源大头是煤建公司,煤建原来是有自己的车队的,但是随着用煤量的增大,到了冬天总是不够用,为了争抢拉煤车都能吵起来。

  朱逸群跟帮煤建的老总家上过灶,他一问,人家就答应了。

  “出一次车至少这个数。”朱逸群伸出五根手指头,“你要是能帮着端煤还能再加,你算算能挣多少钱?”

  “行!”马宏生乐坏了。

  “不过有一条,干这活你得在城里住,现在正是旺季,四、五点钟就有去买煤的,你去晚了排不上活。”

  “搁我姑家住?”

  “你连车带人的,我不建议你上你姑家住,再说玉珍和宏波还在呢,他们家毕竟有老太太,赁个房子也多花不了多少钱。”

  “行!我答应了。”马宏生同意了,一天四趟就是二十块钱,现在正式的工人一个月才赚几个钱啊?

  马宏生回家一说,拿了一包衣裳一床铺盖就走了,一开始他跟家里人说的是住姑姑家,实际上

  房子也是朱逸群帮着找的,几个同样的“车老板”租住一间草房,草房房子不大,但院子大。

  一般情况下卖煤的旺季也就是10月底到11月底,过了季节都是小活,12月份也就没啥大活了,要是冬天不冷光烧炕就行。

  至于吃喝也简单,随便买点儿啥吃的都行,想要解馋有朱逸群在,亏不着他。

  等葛凤芝知道实情了也晚了,马宏生已经走入正轨了,挣钱最多的一天光帮人拉煤就挣了足有四十块钱。

  唉!孩子翅膀硬了,想咋飞咋飞吧!

  这个冬天还有一件大事发生,王二癞子结婚了,娶得不是那位王二姐,而是小凤儿。

  不是小凤儿第三者插足,而是王二姐出轨了,出轨的理由很“正常”,你比我年轻,你不是啥老实人,跟你在一起心里不底实,这个出轨的理由让王二癞子很是无语。

  他搬出王二姐家的时候,小凤儿抱着包袱追了过来,“我不管别人咋看你,我觉得你是个有能耐的!跟着你我不能吃亏!不管你要不要我,我是跟定你了!”

  王二癞子就把她给娶了,明媒正娶,打了结婚证的那种!结完婚没在王家的小偏厦子住满一个月两人就走了。

  走之前王二癞子把自己销售山货的渠道交给了朱逸群,也把市里收购中草药的渠道交给了他。

  省城是有药厂的,而且不止一家,这些药厂有专人收购中草药。

  朱逸群第一年出得那点儿货根本不够看的。

  但是有了渠道就不怕了,山里人还缺地吗?靠山屯表面上责任田是有数的,背后可有延绵三十多公里的大山呢!

  朱逸群回村第一件事就是找老丈人合伙包山地!

  他拿着自己家园子里出的刺五加果放到老丈人家的桌上,“爸,你知道这玩意儿干果多少钱一斤吗?”

  “就这破玩意儿能多少钱一斤?能比苞米贵。”

  “这玩意儿还真比苞米贵。”而这是他试种的中药里最便宜的一种,要是林下参种成了,将来他家孩子上啥学的钱都有了。

  他把价钱和渠道跟老丈人一说,马占山眉头一皱发现这事儿不太简单,现在这事儿是两家人知道的机密,将来呢?

  “这事儿不参与,你自己承包。”他不能掺和,掺和进来里面的事儿就麻烦了。

  “爸……”

  “现在我不缺钱。”别的不说,马宏生早已经把拖拉机的钱赚回来了,今年拉煤的钱他也往家交了有二百多块钱了。

  再加上种地的钱,马宏学往家邮的钱……马占山家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将来你带着宏生干就行,宏波和玉珍念书你搭把手。”自己的这个姑爷重情谊,有能力!有胆魄!自己的姑娘没嫁错人!

  “行。”朱逸群郑重地点了点头。

  “咱俩还得干一仗。”

  “啥?”

  “承包山地这么大的事儿,朱大明白指定知道,要是咱俩合股承包,他就得往里面使劲儿,你种中药挣钱的事咱瞒不住……”

  “爸,我没想瞒,我还寻思着将来技术、市场成熟了,带着咱全村人干呢。”

  “人心隔肚皮,虽说咱村都是血脉亲人,但是涉及到钱的事儿就不好说了,带着发财人人乐,万一赔了呢?”马占山年纪大了,凡事早习惯了未思胜先思败,“这事儿实际也瞒不了多久,可能瞒几年是几年,等咱把一切都弄成熟了,他们求着咱,偷着咱的,非要跟着咱干,赔和赚可就跟咱没关系了。”

  老人可能过于持重不够有锐气,但某方面来说避免了许多的风险。

  朱逸群考虑了一下,点了点头。“行!这事儿我连我大爷都不先不告诉。”

  大爷是亲大爷,大娘呢?兄弟是亲兄弟,兄弟媳妇呢?人多嘴杂确实容易出问题。

  两人把细节问题都讨论完了,马占山带着朱逸群跑了趟公社,又去了趟县城,把政策什么的全研究明白了。

  彼时正是啥都可行,又啥都不可行的时候,就连林业部门也是跟外县联系了一下,才问清楚详细的情况。

  包山尤其是村里集体土地,目前的政策是只要村里同意,村里遵守合同,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翁婿两个一商量,咋整?开干!

  隔天,靠山屯出了爆炸性新闻!马村长跟姑爷朱逸群干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当我第一次听说有扒炕抹墙假是超级羡慕的。除了扒炕假,农村当年还有农忙假,教室紧张的学校还有上半天学的。两个年级共用一间教室。

  感谢在2021052923:47:402021053020:52: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追书一生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花河酒100瓶;浓烈与清凉30瓶;小也15瓶;苏陌、一颗毛毛桃、zwdzjs、牛腩爱芋艿、芙蓉毛球10瓶;再瘦10斤、风从海上来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p1seo.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p1seo.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